一、政策与产业背景
何为“低空经济”?它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,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,涵盖了低空飞行、航空旅游、科研教育等多个行业和应用场景,产品包括无人机、直升机等。
近年来,我国低空经济迅速发展,政策层面也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措施。从2021年《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》首次提及“低空经济”,到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“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”,低空经济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。
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,上游涉及低空基础设施建设、低空保障与综合服务等;中游为低空产品制造及原材料供应;下游则主要为运营和各种应用场景,如城市应用(包括城市安全、城市消防等)和应急救援(包括抗洪救灾、森林灭火、医疗救助等)。
据赛迪研究院发布的《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(2024)》测算,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达5059.5亿元,增速达33.8%。预计到2026年,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,达到10644.6亿元。
二、“低空经济+应急&消防”新发展
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,低空经济的融合发展正为应急和消防领域带来新的变革。
在应急救援方面,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正不断拓展。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进行灾情评估、救援物资投放和指挥调度,为应急救援提供了有力支持。同时,低空经济的发展也为航空应急救援提供了丰富的资金和资源支持,包括先进的航空器材和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。
在消防领域,低空经济的应用同样显著。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能够快速到达火灾现场,为消防人员提供实时图像和数据,指导火灾扑救。特别是在森林防火和高层建筑防火方面,无人机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火灾的早期发现和处理能力。例如,成都的“空中哨兵”无人机系统能够有效监测和预警森林火灾;而在高层建筑防火中,无人机和eVTOL等技术手段突破了传统消防云梯的高度限制,为城市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。各地也在积极探索“低空经济+应急&消防”的发展模式。深圳龙岗区正积极构建低空经济产业链,并推出了首批“城市+AI”应用场景清单;上海徐汇区初步建设完成了与接处警系统联动的自动化无人机机场;金华市消防救援支队主动融入当地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;宁波则将无人机技术深度融入消防救援体系,成功创新了无人机式可燃气体检测装置。
三、应急救援领域场景
山地救援
在山区发生自然灾害(如地震、泥石流)或人员遇险(如登山者被困)时,可以迅速调动直升机等低空救援设备抵达现场。这些设备能够吊运被困人员,投放如食品、药品、帐篷等救援物资,为救援工作争取宝贵时间,有效降低伤亡损失。
海上救援
对于海上失事船只、落水人员等紧急情况,低空飞行的海上救援飞机能够迅速定位目标。它们可以投放救生设备,转运伤者,并与海上救援船只协同作业,从而扩大救援范围,提高海上救援的成功率,确保海上作业人员和船只的安全。
火灾救援
在城市高楼火灾或森林火灾中,消防直升机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它们可以携带大量灭火物资,如灭火剂、水等,从空中对火源进行压制,为地面消防队伍开辟救援通道,辅助灭火工作。同时,消防直升机还可以利用其机动性进行火情侦察,为制定灭火策略提供准确信息。
四、未来发展展望
今年以来,低空经济领域的热度持续高涨。投融资活动频繁,亿元级别的融资至少11起。据民航局预估,到2025年,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.5万亿元;到2035年,有望达到3.5万亿元。
随着国家对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日益重视,航空应急救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。而低空经济为应急和消防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未来,“低空+应急”、“低空+消防”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。无论是电力巡检、遥感探测等常规领域,还是空中游览、航空运动、医疗救护等新业态,都将迎来低空经济的赋能和发展。可以预见,“低空经济+应急&消防”的未来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。